2023年3月8日,莲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继光街莲都区X小姐护肤品店进行检查时发现,经营场所内待售的欧舒丹乳木果滋养修护润肤霜无中文标签,且有部分化妆品超过保质期限,执法人员当即对上述产品采取了扣押行政强制措施。经立案调查,上述化妆品为当事人通过微信从某网商处进购,有部分化妆品为第二类医疗器械,当事人的行为,违反了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等有关规定,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拟对当事人作出没收无中文标签、超过保质以及未备案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化妆品,罚款30500元的行政处罚。
化妆品生产经营者需知
按照有关规定,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,包括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、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情况、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等,如实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。同时,应当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化妆品标签标示的要求贮存、运输化妆品,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变质或者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。美容美发机构、宾馆等在经营中使用化妆品或者为消费者提供化妆品的,应当履行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规定的化妆品经营者义务。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,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,不得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广大经营者,作为一件合格的化妆品,必须要有齐全的“身份证明”和正确的功效说明,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标签,也可以加贴中文标签;加贴中文标签的,中文标签内容应当与原标签内容一致。代购或者从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只能自用,再次销售则属于违法行为。
消费者需知
进口化妆品价格不菲,货源渠道复杂,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,仔细鉴别:
首先要查看中文标签。正常途径进口化妆品(离境免税化妆品除外)应带有中文标签,其列明产品名称、原产国或地区、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、保质期、净含量、全成份表等基本信息。
其次是查看进口化妆品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》。正常途径进口化妆品经检验检疫,检验检疫机构会出具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》,可向销售商索取查看。
最后也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或下载“化妆品监管”APP,通过数据查询系统查询并核对进口化妆品产品名称、生产国(地区)、生产企业地址、在华批准进口文号等信息。一定要仔细查看进口文号是否对得上柜台上商品的批号。